
智能机器人自动喷胶、3D视觉数据采集、喷胶轨迹自动生成),能够自动适用于不同规格、不同型号的鞋底。每条成型线可减少8—10个喷胶熟练工,大大降低人工成本,并且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精度的一致性。
“自动化设备虽然前期投入成本大,但是从长远来看更经济、更高效,也更灵活。”黑金刚董事长阙小鸿告诉记者,有一家做袜套的台湾企业,使用了自动化流水线之后,一条线需要的人工量从16个人减少到3个人,投资设备的资金1—2年就能回本。
满足智能化定制化需求
在降低人工成本,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,自动化生产线还能帮助制鞋企业更好地适应个性化、分散化的市场需求。阿迪达斯全新的机器人制鞋工厂,旨在创建新型自动化的制造工艺,快速地打造出定制款式的鞋履,让更多的顾客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拥有自己的鞋款。
“受个性化、定制化等高端消费的需求引导,企业对于柔性生产线的需求令智能化的需求增加。”阙小鸿表示,用普通的生产线生产定制化产品,机器的损耗、人工的成本都很高,但是智能化的自动生产线则能够嫁接电脑智能程序,根据不同的材料、不同的规格产品的需求,进行不同的参数设置,通过工序的智能化降低成本。
晋江明伟鞋服曾经进行过一场传统生产线与智能化生产线的比拼,两组生产线各有16个员工,他们分别需在90分钟内车缝尽可能多的鞋面。最终,自动化生产线90分钟生产100双鞋面、耗电1.2千瓦时,传统生产线90分钟生产70双鞋面、耗电2千瓦时。“通过智能化设备的更换,在工人不变的情况下,年产量增加了2万双。”明伟鞋服相关负责人表示,智能化设备引进之后,工人的效率明显提升,工资也得到了提升,而且上班时间日均缩短了一个小时,不仅工人有良好的稳定性,员工返厂率也从前几年的50%提升至今年的90%。
龙峰纺织去年从日本进口一批自动化织布设备,经过智能化设计布局后,在整理经纱、涂浆、并轴三个生产流程上分别只需一个人在岗,加上一个值班班长,每班4人即可完全掌控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车间。